搞文字综合工作的人是非常辛苦的,也是非常清贫的。我们常常开玩笑说,这是一个非人干的职业。可就这么一个职业,我却一干就是10多年,亲体会到了其中的苦辣酸甜。
" g3 }1 T" U, i. n$ P+ ?5 u) t+ v% z1 b6 d, n- [5 Q
“苦”就是搞文字综合工作少的是漫,多的是艰辛。尤其是在县委办机关工作,县委领导都很辛苦,理万机;我们这些搞材料的也跟着辛苦,脑袋整于紧张状态,写不完的文稿,爬不完的“格子”,通宵达旦,孤灯相伴。往往是深人静、顶着睡意,以茶叶香烟为伍,喝浓茶刺,香烟提神,常常弄得眼圈发黑、脸泡浮肿,心力憔悴。特别是赶写急材料更苦。材料是一个接着一个,一篇比一篇要得急。搞文字综合工作的人往往都有这么一个心态,任务没完,心里不踏实,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有时不得不和衣躺下,想好后再写;有时趴在桌子或靠在椅子,待所谓“灵感”来时,然跃起,写好再睡;有时整失眠,吃安眠都不顶用。尤其难的是部门会议材料,因为在其部门组稿滞留时间较长,报送给领导时大都要得很急,如果不符合要求,还要花很多时间进行修改,甚至推倒重写。常言道:隔行如隔山,行业况不熟悉,修改文稿时,往往为一句话、一个典型,急得抓耳挠腮、心如麻。7 I- x! G7 ^" V/ W
3 W% w, N9 Z! V: G; d4 D “辣”就是工作难度的“辣”和不被人理解的“辣”。在工作难度,主要是自己面对的领导群体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都很高,领导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平都很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直接的无形的压力。因此,这些年来,我终把学习作为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责任,凡报刊杂志的好文章、好观点和领导讲话,我都及时摘抄、剪辑册,充实自己资料库的“货源”,以随时保证“供应”。说句心里话,搞文字工作,一篇报告出台,如果领导不采用是最悲哀的事。所以,有时为了写好一篇文章,我几乎把酝酿起草材料的思路贯穿于常生活的全过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打腹稿,吃饭、走路、睡觉前,我都用来构思文章的结构和观点,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可以说是完全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报告提纲出来后,紧接着就是如何把握领导的思想脉搏,准确的领会、表达领导的意图,创造的深化、拓展领导意图,代领导“立言”、提炼和阐明观点。这是难度很大的任务。材料稿形之后,仍然很难,我的心里依然忐忑不安,如坐针毡,揣摸着到底行不行,领导用不用,直到材料经领导审定同意,我高度紧张的神经才能松弛下来。
4 y2 d& h- @, k" [5 B1 x, O$ N5 t5 H7 ~
至于不被人理解的“辣”,我的体会主要在几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们文秘人员又写材料又班,有时熬半,早起得晚,班迟到时,就有人说你作风稀拉,自由班,常遭白眼。另一方面,我们写材料人独立、好静,这也是写作工作的特殊决定的,尤其是一旦进入角,在办公室见了领导和同志也忘记打招呼。对此,就有人说你没涵养、没貌,自命清高,摆老资格。再一方面,就是一些部门想通过领导讲话材料来强调部门的利益,每当提出修改意见没有被采纳时,就说你做事呆板,没有灵活。
+ j4 ^5 \: i8 i3 {$ \% j
6 F+ v7 D% P( \4 k8 ~+ A: Z/ } “酸”。就是搞文字综合工作,不仅自己要有牺牲精神,而且家里的人也要跟着默默奉献。在县委办工作10年,我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事业,对家庭根本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8 H8 n( @$ s# Y: M' ]3 B
/ o: ^2 u. A1 g*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