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帮别人写先进材料,始而生疏,既而熟悉,越写越顺手,越写越有水平。人世间的事,只有不愿做,没有做不好的。熟能生巧,大抵如是。9 l: g A0 Z v: g) K0 W. @
( F/ k$ u5 n/ d8 M/ s 记得几年前,不知什么原因,学校要把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师向社会推介,校长亲自点将,指定我给他写先进事迹材料,要求要有文采,必须一炮打响。这是政治任务,关系到学校声誉,我只好勉为其难。老实说,写材料,非我所长。6 G/ u+ W2 x1 t6 U$ I9 |
3 P. F, X0 h9 i5 o. D. o2 V8 Z
既然接了这个烫山芋,我还是想做得让方方面面满意。我不是那种随意允诺别人的人,虽不敢自诩为一诺千金,但答应人家的事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做。
- o: m$ a* b/ e) ~; B, Y; c8 Q L X5 ?# I
我要这位老师先把自己做的事情一条条拟出来,看能不能发现感人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一看他提供的材料,大失所望。老实说,这些事情,很普通,很平凡,都是一些很共性的玩意儿。做老师的,恐怕大都经历过。我真有点犯怵。5 K) L4 s; x% J$ h1 O1 L2 a: m
- [6 N' f U6 D) g( h" D. Z9 D6 x
有道是巧媳妇难违无米之炊,但光有米,再巧的媳妇,也做不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丰盛的宴席。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从一篇讲厨师的文章中获得了启示。那篇文章说,高明的厨师,就高明在能把普通的菜烧出水平来。我想到在古龙的小说中读到的一个情节,有一个名叫“苦瓜大师”的,不仅烧得一手好斋菜,他炒的苦瓜更是天下一绝,只有像陆小凤这样的人,偶尔才有口服。苦瓜怎么做的,味道怎么个好法,古龙没有写,也没必要写,你尽可以想象。小说家言,当不得真的。但泛之四海,则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我豁然开朗。7 U3 y4 L8 O, h* `- y/ _& w; G
1 V" O. X0 s3 G4 S) G! K 有了这层思考,处理材料就只是个技巧问题,容易多了。概括起来,就八个字:加工,提炼,拔高,煽情。熬了一个夜工,那材料就在烟煎茶煮中,如蚕之破茧化蝶,如珠之脱贝,如玉之出石,有了灵性,有了奇彩,有了光芒。读起来,差不多也是字字珠玑,连我自己都被感动了一把。我怎么平日里竟然就没有发现他是那样的伟大?我疑惑了。我写的还是他吗?毫无疑问,我写的就是他,不是他还能是谁。但他又不完全是他了,他是我笔下创造的一个伟大人物。就像有人在你面前突然地伸出一束鲜艳的红玫瑰,让玫瑰的枝子尽可能地短,短到你只见玫瑰而看不见玫瑰的刺。你在那一霎那,感受到的是玫瑰无与伦比的美,沁心沁脾的香。所谓的先进,所谓的英雄,所谓的文学,其实大多就是这样弄出来的。
8 g2 |+ J i" k1 r" h/ V) \9 _2 \3 a8 v- r+ {; v
那老师也是久经沙场,练就了能把八哥唬下树的口才。和我设想的一样,拿着这材料一开讲,效果就出来了。看得出来,很多人是被真的感动了。一次,两次,他越讲越越投入,越讲越动情,越讲越艺术,像真有其事,听者也无不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如痴如醉。后来,媒体又不失时机地推波助澜,小报大报刊发,电视采访,让这老师在退休之前赢得了大把大把的鲜花和荣耀,学校自然也出足了风头。我这个加工制作者,虽是在幕后,就如同选手驾着我设计的赛车夺了冠,心里那番好受,像吃了蜜似的。
+ B) d( x. ?% O) ^* K
! Y; s+ E- m/ b
! y6 t3 u0 S/ O) F6 E$ c) _' P/ w- @ T# t: y, ~6 H7 Y0 y6 i
想想,对我这样小家子气的人来说,幸好不常当先进,不常抛头露面,不常说大话假话,要不,准得神经病。
7 V- A0 z$ a A
. n5 C- m% s; T O0 ?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