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周旋宁作我
. N5 o9 `& X" {; G; q) f为郎憔悴却羞郎$ c$ `0 U8 z$ ^0 G) ?" ` {( v
宋赵令*(左田右寺)《侯鲭录》谓,此对系苏轼戏作。上句不知所出,下句为唐传奇元稹《莺莺传》中莺莺答张生诗。东坡诗文中佳对比比皆是。驱用典实,如大匠运斤,古今罕有伦比。如七律中“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公独未知其趣尔,臣今时复一中之。”(《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以诗戏之》),前两句,以徐、孟两姓古人典实调谑,妙语天然。又如“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作乌有一先生”(《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的颔联)均令人拍案叫绝。(《1990年对联台历》申君编选,韩盈评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8 ?1 b w' s( R# O& y& R2 y
注:
8 b1 Y$ |8 X2 \4 X+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360百科)
/ P1 x S; {% E+ T5 y: u* j读后:
: G: l, L) f9 c2 U2 }! e! l韩盈先生说“上句不知所出”。我上网查询,《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名士殷浩与大将军桓温齐名,恒温常有争竞之心,每每要与殷浩比个高下。桓温问殷浩:“卿何如我?”殷浩回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意思是说,我与我处得时间长了,宁愿作我自己。! p! a7 M# d& c# v1 t$ A
我赞赏殷浩不与人周旋的为人处世之道。所谓“周旋”,就是争竞。争名,争利,争权,争势。轻则失了和气,重则反目为仇。何苦来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采菊东篱下”,李白曰“人生在世不趁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郑板桥“难得糊涂”,都是不与人周旋,不与人争竞,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个自己,是何等潇洒,何等自在。
# x/ k, _1 Q0 V- v( L; O2014.3.10于长安茅庐, h5 `. O) \3 B$ {! u5 n$ w$ N/ z&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