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自己收集整理一本《公文写作速成》的书,书籍内容非常适合新入门的公文写作者。结合本身工作经历,觉得里面有两项内容非常接近平常写作工作任务,先摘抄下来与大家分享,望对各位同行有用。
% X" X7 E' o" K; u 一、公文写作对症下药法
# g: Q. [- d0 ^, M. D 所谓对症下药法,是指拟写分旨部分措施时,可针对依据要素所反映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易于掌握,也有利于满足分指切实有效的写作要求,减少言之无物的废话,应当成为我们拟写分旨的首选方法。
+ C c ]7 [2 S ^6 [) y 如下面的一道写作练习题,所给材料只提供了依据、主旨两个要素,分旨内容需要自拟。练习题如下:
J7 D# g+ \4 h4 a8 R 以某市人民政府名义拟写一指示性通知。内容为根据李总理总理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联系目前的工作 实际,针对普遍存在的会议数量多、名同杂、与会人员过多、经费支出大而实际效果差的问题,从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发展的需妥、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的角 度,提出有效控制会议数量、提高会议效果的措施与要求。
4 p0 {, q/ Y8 `) M- g5 M4 H
V) _6 z& f! V1 Q& b' z8 s 那么,应当如何对症下药,写好有关对策呢?下面以一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通知》中提出的有关精简会议的对策为例,与上题对照 说畴。通知原文如下。( \1 Z/ M' h4 ^. Z. o6 W9 P3 X
* j7 A, F* g2 \' }* j" n
(一)继续大力压缩会议,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今后,国务院各部门以部门名义召开要求本系统地方厅局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金属性工作会议,每年一 敬不得越过两个,并应于每年的门月底前将第二年要召开的这类会议的计划经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事业单位经财政部)会签后,送国务院办公厅审批。因 特殊原因必须超过两个的,要说明理由,逐个报批。各部门要从严控制部门内 设机构召开全国性的工作会议和业务会议,确国工作需要召开这类会议的,须 经部门领导集体研究同意,并于每年 12 月底以前将第二年召开这类会议的计划 送回务院办公厅备案。
: G# ~7 c8 k2 p! D- t' s2 m/ v (二)严格限制远请地方政府及其厅局负责人和中央管理的企业的负责人参 加会议。确需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盘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参加 会议的,妥报国务院批准。
* M- m) ?# I! q: [! M" g j (二)尽量压缩会期,提高会议质量。会议主题必须明确,准备妥充分,要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召开的会议要尽量压缩会期,减少与会人员。凡以部 门名义召开的全国性工作会议,除全国计划会议、全国经贸洽谈、全国财政会 议、全国金融会议等少数会议外,会期一战不得超过 3 天,与会人员一敬不得超过 200 人;部门内设机构召开的各类会议,会期一般不得超过 2 天,与会人员一般不得超过 150 人。5 _. Z, \$ X2 o& }/ N5 m
(四)大兴勤俭之风,反对奢侈浪费。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得超标准使用会议经费,不得挤占其他蛙费,不得摊派和转嫁经费负担,不得发放 会议纪念品。尽量减少在外地开会,不得到《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 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如>> (厅字 (1998) 23 号)中明确的 12 个风 景名胜区开会;不得在会议期间或会议前后组织公款旅游活动;会议场所要尽 量安排使用机关内部招待所和礼堂,本部门没有内部招待所或不具备会议接待 条件的,应到雷管局规定的会议定点场所召开,不得租用四星级以上(含四星 级)豪华宾馆和高级饭店开会。" J2 U8 W j3 u+ ^8 z
(五)改进会议方式,提高会议效率。凡属一般部署工作、表彰先进等方面 的会议,要尽量利用电视电话等现代通信和技术手段召开。若条件具备,有些 电视电话会议可以直接开到基层,避免层层开会,层层传达。* \, a0 S0 z. |4 n1 I9 A9 M
(六)应由各部门召开的会议,不得要求以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斤的名义召 开。一般不妥邀请国务院领导同志出席部门会议或为会议题坷、发贺信或接见 会议代表。! [" h6 O+ r, O) i1 q! z2 @
8 p9 q9 f8 m' E) C& \
经阅读分析可知,通知中第一条对策为"继续大力压缩会议,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对照理题,它针对的是其中"会议数量多"的问题:第二条对策 为"严格限髓邀请地方政府及其厅局负责人和中央管理的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会 议\对照跟题,它针对的是其中"与会人员过多"的问题 ; 第三条对策为"尽 量压缩会期,提高会议质量'\对照原题,它针对的是其中"实际效果差"的问 题,另外,该条中还有"与会人员一般不得超过 200 人"等内容,针对的也是 原题"与会人员过多"的问题 f 第四条对策为‘"‘大兴勤 f俭金之风,反对奢 f侈多浪费 对照崽题,它针对的是其中"经费支出大"的问题:第五条对策为"改进会议 方式,提高会议效率",对照原题,它针对的也是其中"实际效果革"的问题$ 第六条对策为"应由各部门召开的会议,不得要求以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的 名义召开",对照原题,它针对的由是其中"会议名自杂"的问题。当然,实际 工作中,有时连依据要素也没人提供,那就需要我们深刻领会领导意图,深入 实际调查研究,亲自摸准第一手材抖,再来对症下药了。
2 e& I% k; V$ G9 E1 c' J- j! b
, Y0 X6 h: I; t# E 二、填空法
8 J/ n# l u, L g4 k4 b- s 所谓填空法,是指拟写分旨部分的具体措施时,还可以报据蔚述分旨的各
* \2 j$ w+ G3 B0 @, x3 V! P9 O 种次级要素结构来"填空"。这种种次级要素结构实际是上述"天鹅下蛋"基本 格式的细化、补充格式。如临时安排性公文的分旨耍素结构可物化为以下标准 格式,写作时按此格式填空即可。
$ y9 R9 H* i1 R5 y, }$ t' g& l' T5 @8 G 目前口口口口口口(事实依据)。根据口口口口口口(道理位据) ,为了 口口口口口(目的主旨),现决定口口口口口口(意图主旨)。具体口口如下( 搜语):. X# e2 X0 h: h# K
1 t* S2 z0 s) ]5 d( a( g1 e5 n
: h. ~8 V# L: S- f) x6 P5 L( b% c
' R1 d# J$ K2 m) M4 M
6 a0 U0 u% e% f* `+ |3 Z+ u% E1 ]7 x5 H8 Y: w% s0 B
7 E, d; O2 ]0 |
$ O1 J0 _( b0 t6 }& b8 q& [( { G5 b
$ D( j, G+ B* e: X
: }& J4 B Z" w; S( H( N2 S" g [9 g
2 W0 v8 N* @, Z% ^
0 X8 H( ~( J0 I" s/ x `$ c# _9 @4 W+ S
8 [# h0 N! ?7 O6 a0 x! q
$ \% q) [2 A6 y/ \" Z) N$ K8 k$ ?$ H# ]
; x7 U; N. ]2 r# G: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