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午,一个从老家借调到省直单位的小兄弟请我吃饭,说是分到了“政研室”,每天苦逼“憋材料”,内脏都快憋出血了,想向我“请教”写材料的秘诀。
, v( u) b: P) B4 A/ Z0 x. c! F我们选了一家离我单位不到五十米的饺子店,他在单位门口等我。路上他嘻扑出地跟我说:“哥,我真崇拜你们这些笔杆子,你们天天写材料,就那些东西翻来覆地去写,每次还都能写出花儿来,真神奇!咋怼哩啊?”
" o2 @# c( P) o+ C5 \0 T我幽幽地看了他一眼说:“你以为都恁好怼?那都是身心受到极度摧残换来的!平时你稍微细心就会发现,全天下的‘材料狗’差不多都长一个熊样,从身体到精神到行为都有一些非典型性特征。”
( \6 F$ Z* \3 W" l9 D% Z
& A5 ^% k" g+ l2 L( f9 f; C; `8 M2 f这时候刚好从身边走过去一个机关干部模样的人,我立马指着他跟小兄弟说:“看见木有,这哥们就是写材料的。”小兄弟说:“你们单位的?”我说:“当然不是啊,我们单位的我能不跟他打招呼?我虽然不认识他,但我从他忧郁的眼神、沧桑的气质和充满淡淡烟草味的身体里,就能立即判断出他是不是写材料的、大约写了几年材料。” ! a0 V/ M; O3 x( e8 _; t) z( {
小兄弟听得目瞪口呆:“哥,要不要这么夸张,兄弟直接给跪了!”我说:“少扯淡!既然说到这了,为了让你全面了解这个群体,正确认知自身与这个职业的匹配度,以至于以后不走弯路,一会吃饭我给你好好掰持掰持。” / s* R& j! X& r/ E" u& N: }6 p0 B/ v
进饭店后,我一边吃饭一边给他批讲,把“材料狗”们的浑身上下、里里外外扒了个精光。小兄弟听完拍手跺脚地说:“哥,我服了,这简直就是一幅笔杆子的‘素描图’啊,真是栩栩如生,细到毛孔!”
' u. a* }5 B9 \) _: t
8 O& i( a! `0 R- i. Y! W今天我把那天中午掰持的东西总结成二十五条,也算是给各位年轻刀友的职业规划提供个参考吧。
# b$ Z c, j; h) y( G: E# S1. 熟知中央省委大政方针、各种政策理论,无论跟体制外还是体制的人喷空儿,新词、热词总能信手拈来,经常唬地他们一愣一愣,各种仰视各种倾慕、各种虚荣心满足成就感爆棚。
+ i/ v- s: q% \% [# I0 p2 G4 r2. 写东西喜欢定框框、列条条,准确拟出导语成绩形势和打算,熟练运用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写啥都要找出处,从来不敢自己编。五千字的文章写四个小时,一千字的文章写六个小时。 9 @: D3 w8 J5 i1 R5 r$ ?2 i
3. 说话小心谨慎、一本正经,跟媳妇缠绵也要一是二是三是,跟朋友喷空总要首先其次再次。自我感觉很有逻辑,却不知对方听得无比压抑。
9 D5 m% n$ t8 t3 i; H4. 穿衣打扮不敢出格、不愿出格,却又不上台面。因每天埋到材料堆,很少出入公务接待、正式会议场合,所以经常穿得灰不溜秋、土里土气。蓝衬衣运动鞋、Polo衫外刹腰,往往是这类人的最爱。
+ n/ P6 \& L4 z& f# ^5. 眼神痴呆、眼珠混浊,因常有材料任务导致心事重重,与别人交流精力不集中,跟朋友喝酒始终放不开。总是用泰然自若的表情掩盖麻木不仁的内心,一副被几个彪形大汉蹂躏后的既视感。
. Z" m' ~ {9 d1 v4 F6. 发际升高,脑门锃亮,皮肤暗淡,眼圈发黑。经常被女性违心地夸为“成熟稳重,斯文大方”,其实心里说的是“暮气沉沉,酸腐呆板”。
- a, a* {3 C# E. u7. 颈椎变直、腰椎突出是标配职业病,即便是带升降杆的显示器,还是要用七八套“领导讲话合订本”把它垫得老高。
7 S: y/ X: J3 Y2 Y; N$ b) t+ F# h8. 手写速度远远跟不上打字速度,每分钟120个字只是初级水平,“一手好字”早已成为历史。用五笔的基本上四十岁以上,用拼音的基本是四十岁以下。 8 I8 v+ t" a1 j- K$ F9 u& Y! U5 T+ K
& O- j% e. {: J9. 办公室桌子上总是不低于三摞资料,电脑桌面基本被Word文档覆盖。不是懒惰,不是邋遢,而是根本来不及整理,因为手头的材料总是接踵而至、应接不暇。
2 W7 O9 g- _6 A. U/ \10. 因为抽烟量大,烟灰缸基本一天倒一次,烟屁股几乎总是熰到过滤嘴才不舍地摁灭,抽烟抽的不仅仅是寂寞,还有压抑、郁闷、无奈、发泄和刺激。
) c3 l* j! L7 A11. 身患“文字修改强迫症”,看见材料就想拿笔划,重度患者看见报纸都想改。总是无缘无故地认为别的单位和下级单位拿来的“代拟稿”写得很渣,每次改稿都要搞到面目全非,或者索性重写一遍。 0 D2 W3 X+ x, G# d5 G6 Y
12. 不写材料的同事、朋友和其他分管领导总觉得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偶尔碰到材料任务常常会找上门来,这会即便有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也得忍着。 * v4 y, D! n. O5 }( N$ G
13. 办公室“家当”总是很齐全。洗脸盆洗面奶洗发水一应俱全,牙刷牙膏香皂肥皂应有尽有,折叠床毛巾被小褥子一个不少。桌子底下常常有个脚蹬的纸箱子,箱子上放着各种布鞋拖鞋运动鞋。 ( S+ H+ m( o8 I2 q* H; q- J: y& q
14. 一般深居简出,接到材料任务后好几天都不怎么抛头露面,常常无缘无故“被失踪”。在办公楼被多日不见的同事问起“这段咋没见你啊?出差了?”一般会淡淡地回答:“老汉我一直都在办公室,只是上卫生间时没碰到你。” 0 p5 I4 w7 m3 [
15. 爽约太多、迟到太多导致饭局很少。人家提前一天打电话约饭,写材料的只能饭局当天下午才能确定时间,而且往往下班前来任务,下班前来的任务又往往是急活儿,干完后总是匆匆跑去坐“迟到席”、罚喝“入席酒”。
/ |0 g2 U. E: e* K- p3 {16. 没什么权力,也很少交际权力部门的人。别的公务员办事靠关系,写材料的公务员办事靠脸跐。 # @! H- H; d2 u& e' h
4 n; I( c2 }; B# r4 Y5 {1 h; B17. 害怕写材料、通材料时思路被打乱,一旦打乱至少得浪费两根烟。写材料时接电话经常惜字如金,三言两语搞定,常常被冠以不懂人情、不谙人事的“恶名”。 9 B# b! ?3 G; p P! r- ~( F: J
( e0 ~: J) N1 w; e& z U
|